两人都是先整顿思想,树立信心,两人都不强迫革命,愿意走的走,愿意留的留,二人都把部队缩编成了七个连队,都十分注重部队的纪律,都意识到了游击战的重要性。
南昌起义成功之后,周恩来。决定南下广东,再次举起北伐大旗,征讨新旧军阀,包括蒋介石和汪精卫。在当部队行进至朝汕时,遭到了越系军阀陈济棠和桂系军阀黄绍宏夹击,遭到大败。
当时的江西是云南军阀朱培德的地盘,而朱培德和朱德都是云南讲武堂出来的,俩人还是同班同学,就连名字都只有一字之差。
当时朱德正率领25师在三河坝阻截中央军,得知起义军主力叶挺部、贺龙部在朝汕失败之后,当时的部队情绪是崩溃的,很多人都打算离开队伍。各奔前程。
可见朱德当时在整个江西,那是消息灵通,长袖赛舞。南昌起义发动的一个重要机会,就是汪精卫招张发奎、朱培德,包括王均、金汉鼎等将领。上庐山开会,而这个重要消息就是朱老总通过金汉鼎得知的。
不仅是朱培德,当时驻南昌的第三军军长王均、驻九江的第九军军长金汉鼎、驻吉安的第十九师师长杨池生和驻临川的二十七师师长杨如轩等,都是朱德的老部下、老同学。
在南昌起义时,朱老总的地位其实并不高。起义的核心领导者是周恩来、叶挺和贺总。朱老总之所以能进入南昌企业的领导层,主要就在于他是南昌地的公安局长,在南昌乃至整个江西都有着丰富的人脉关系。
总之,赣南整编和三湾改编在时间上相近,做法上类似,都取得了重大的成。
两人都意识到了党员的重要性,在这一点上,不同的是,毛主席是直接将支部建在连上,而朱老总只是把党员平均分配到各个连队。
在转战湘南的路上,朱德在赣南地区对部队进行了三次大的整编。这三次整编和毛主席的三湾改编,可以说是英雄所见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