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关街,我先后去拍过4次,每去一次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这里留下了大连城市深深的印记,这里饱含着老大连人满满的乡愁。在高耸入云的大楼包围之中,留下这座城市中国人居住的原点,让我们的子孙后人去品味、去感受。
2020年2月7日,东关街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街区总面积8.13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面积1.92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6.21公顷。街区现有不可移动文物13栋,历史建筑6栋。西岗区东关街,曾经人气鼎旺的中国人居住区,民族商业发源地和红色革命的起源地的复活,让人们看到了一线希望。
在大连青泥洼桥以西,北京街北段,有隆起的小土岗,老百姓俗称“小岗子”,俄国强租旅大时期把小岗子地区划为“中国区”,专供中国人居住。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居住在小岗子的中国人去日本人居住区要过关检查,而关卡设在小岗子的东面,因而被叫成了东关街。
这些年来因为城市文化保护的需要,很多人关注东关街的老街、老房子,他们把这里定义成老大连人最早也是现存的最后一块生活聚居区,是大连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老大连人,特别是海南丢在大连的最后一块遗迹。
后来山东、河北两地来连谋生的中国人多了,到了1905年日本侵占大连后,小岗子已成为“中国商业街”。1905年9月~11月,日本殖民者以“下层中国人的一般杂居,在卫生风纪方面有值得忧虑之处”为借口,将南山附近的中国人强行迁到小岗子。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一带是华商集中之地。以大龙街、新开大街(今新开路)、小岗子市场(今西岗市场)为中心,西至日新街、久寿街、北京街,东至西岗街、宏济街、东关街,成为西岗地区车水马龙繁华地段。1932年商户也已经超过2000户,中国人的买卖,最大的几乎都集中在这里。